首页

华东 华南 西南 东北 叮叮女王 玫瑰夫人 倩倩女王

时间:2025-05-24 15:31:25 作者:雄安大学城配套一期项目有序推进 将为四所高校提供多元配套 浏览量:85532

  央视网消息:5月1日是“五一”假期第一天,首先来关注出行情况。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,预计5月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.8亿人次,比2019年同期增长15.9%。其中,铁路客运量预计2040万人次,公路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.57亿人次,水路客运量预计90万人次,民航客运量预计211万人次。下面来关注具体的数据情况。

  假期首日 北京西站预计迎来客流最高峰

  首先来看铁路方面,假期第一天,旅客出行需求旺盛,铁路客流呈现强劲增长态势,来看记者5月1日从北京西站发回的报道。

  记者来到了北京西站的候车大厅,看到去往候车室的通道中间设置了分流隔离带应对激增的客流,进站口所有的验票闸机都已经开放了,候车室里在高峰时段几乎没有空着的座椅,5月1日北京西站预计会迎来“五一”假期客流的最高峰,发送旅客20.1万人次。

  中国铁路北京局北京西站客运车间副主任王琳娜表示,“五一”假日运输的热门方向主要集中在郑州、西安、成都、武汉等地以及河北保定、石家庄,增开了旅客列车28列,以保障旅客顺畅通行。

  5月1日,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040万人次,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2803列,其中加开1738列。根据铁路12306数据,北京、广州、上海、成都、杭州、武汉等热点城市和北京至上海、西安至成都、广州至南宁、长沙至武汉等热门区间客流相对集中。各地铁路部门充分挖掘运输潜力,在客流集中的线路和区段加大运力投放,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。

  北京:进出港航班同比增5.6% 家庭游入境游增长明显

  再来关注民航方向。假期首日机场客流情况如何,又有哪些最新出行趋势?来看记者在北京的采访。

  记者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的出发大厅看到,“五一”假期首日,机场的旅客数量非常多。在值机柜台附近,等候值机的旅客已经排起了长队,有家长带着小孩儿以家庭游的方式出行,也有不少外国友人的身影。

  数据统计,“五一”假期,北京首都、大兴两机场航班呈现两头高、中间低的特点,计划进出港航班10139架次,比去年同期增加5.6%。假期首日,国际机票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两成,创下历年“五一”的单日新高,多个免签目的地预订量超过2019年三成以上。

  北京大兴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处处长李欣表示,“五一”期间出入境航班架次不低于70架次,出境旅客日均不低于1.4万人次,其中前往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阿联酋以及越南的航线为热门航线。

  广东:深圳往返珠海低空航线开通 单程仅20分钟

  4月30日,广东深圳往返珠海的首条低空短途航线开通运营,目前每天往返一趟,票价暂定为单人单程999元。商务人士快速往返两地,旅游观光、家庭出游又有了新的选择。

  这条低空短途运输航线开通后,乘客可搭乘直升机从深圳南头直升机场往返珠海九洲机场,一次最多搭载5名乘客。通行时间由原先的开车2小时左右缩短至20分钟,适用于商务、旅游观光等多种场景。

  目前,该航线每日往返一趟,为满足多场景用户出行需求,运营方还推出“空中游览”“私人定制”等产品业务,进一步丰富了大湾区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。

【编辑:田博群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青海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党组书记、理事会主任张晓军被查

“奥运会对我而言很重要,所以很早就开始做准备,奥运会前也激活了自己的状态,付出了很多希望能有个好结果,可惜没能如愿。”石宇奇说。

褪下“橄榄绿”换上“火焰蓝”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落实细节建新功

日前,在某高校春季综合类校园招聘会现场,文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石有些落寞。考研失利后,他转战春招,打算找一份稳定的文职岗,原本以为三月、四月这个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窗口期可以落实就业,但却收获寥寥。“春招中技术岗才是招聘大户,文职岗位少,竞争非常激烈。”一场招聘会跑下来,原本信心满满的小石对求职不免开始焦虑。

据黑龙江卫视官方微信公众号最新报道,2月18日,江苏海安西场小学工作人员回应,没有叫秦朗的学生,而且一年级只有4个班。另有媒体记者联系到江苏省西场中心小学,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,已经关注到此事,其并非本校的学生,学校并无一年级八班,校内确实有一个叫秦朗的孩子,但并非一年级的学生。因此该视频引起了网友的质疑,有人怀疑这只是一场摆拍行为。

深圳新能源车指标申请条件调整,取消社保限制

当天,解放军驻港部队副参谋长刘朝辉大校、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、香港多个青少年制服团体的主要负责人和学生、社会各界知名人士、中小幼儿学校校长及家长等出席,并由解放军驻港部队带领学员及导师进行升旗仪式,各位队员排列整齐,充满活力同朝气。

河南终止黄河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和洪水防御IV级应急响应

近年来,随着社会对身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,一些针对身高焦虑的人群推出的增高产品,正在互联网上形成日益完整的产业链。据央视新闻报道,这些产品甚至宣称不分年龄,只要使用,就能长高5到8厘米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